2021-08-16 宿州文明網
張建文,1984年8月出生,龍城鎮城東社區瑞祥小區居民。
2018年秋,突如其來的“溫比亞”水災肆虐著蕭縣城鄉。熱血青年張建文帶領14名俱樂部成員,組成志愿者服務隊,奔赴蕭縣高鐵北站,連續奮戰85個小時,用3臺鏟車涉水運送旅客7000余人。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,他踴躍參加“蕭縣藍天救援隊”,積極參與知識宣傳、發放口罩、卡口執勤等一系列公益活動?!袄娆敗憋L澇災害突襲安徽時,他積極響應安徽省藍天救援協調中心的號召,攜帶救援裝備,3次參與皖南水災救援,分別到池州市東至縣、六安市裕安區及合肥市廬江縣等地參與群眾轉移、堤壩巡邏、救災物資發放、傷員救助等,有力地保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轉移受傷老人 輕傷不下火線
受“利奇瑪”影響,堯渡河東至控制站發生了特大洪水,最高水位超過保證水位0.6米。東至縣部分鄉鎮遭受嚴重洪澇災害。
險情就是命令,時間就是生命。接到安徽省藍天救援協調中心的指令,張建文和其他9名隊友,帶上帳篷、睡袋、防潮墊、食品和應急藥品,于2020年7月7日下午從蕭城出發,星夜兼程,于凌晨2時到達東至縣城。次日早晨,在當地志愿者的引領下,張建文一行繞行五十余公里,到達重災區——昭潭鎮。正在忙碌時,當地一中年男子慌慌張張地跑來求助:“媽媽為躲避洪水,從閣樓上失足跌倒,導致骨折,請求救援!”張建文和隊友們立即操作皮劃艇,在一望無際的水面上繞過一道道障礙物。離對岸還有近百米距離時,由于水流湍急、漩渦多,上游沖下來的雜物在水面上堆積,皮劃艇已無法繼續前行,張建文和隊友們不得不攜帶繩索,利用水中的大樹、橋墩、電線桿等固定物搭建錨點,固定好皮劃艇。然后,用雙手握住繩索,涉水繞過道道激流和層層漩渦。上岸后,在徒步繞行約2公里到達目的地。通過觀察,只見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左下肢骨折,急需送醫治療。張建文等人利用竹片在老人骨折部位進行夾板固定,防止二次傷害。又砍來毛竹,編扎成簡易擔架,將傷員固定在擔架上,他們抬著擔架,在齊腰深的洪水中深一腳淺一腳地涉水前行。
纏人的水草、可怕的漩渦、涌動的暗流、濕滑的石頭……但凡碰到其中的一種,都隱藏著一場致命的危險。突然,張建文“哎呦”一聲,右腳疼痛難忍,不知被什么東西扎了一下。但是,為了穩住擔架上受傷的老人,他咬緊牙關、強忍劇痛、身體前后踉蹌,雙手仍死死地握住擔架,繼續前行。當他們把將傷員送到昭潭鎮衛生院以后,張建文才顧及彎下腰、查看自己的傷情。一名隊友取來急救包,簡單地處置了自己的傷口,繼續與隊友們一起打點救援裝備,奔赴東至縣的另外一個重災鄉鎮——龍泉鎮。途中,他駕駛著救援裝備車和隊友們一道,冒著山體滑坡的危險,走走停停。張建文雖然腳部受傷,但遇到山坡上滾下來的石頭擋道時,他仍沖鋒在前,帶領隊員,挪動山石……在龍泉鎮,張建文一行按照當地搶險指揮部指定的區域,開著皮劃艇,挨家挨戶地為社區災民分發礦泉水、八寶粥、餅干、面包等救災物資。
“老鄉們,請讓老弱病殘者先上船!”
2020年6月下旬,暴雨來襲,六安市裕安區部分村莊被水圍困,東淠河河堤出現潰口。正在合肥市參會的張建文,獲知蕭縣藍天救援隊奉命參與皖南救援的指令,就一邊用手機向郝隊長請戰,一邊通知在家的妻子鄧琳琳:“將他個人的救援裝備送到蕭縣藍天救援隊的集合點,交給同行人員,請他們帶捎到合肥匯集點?!苯又?,張建文又向大會秘書處請了假,提前半小時到達約定的滬陜高速新橋服務區與隊友們匯合。于2020年7月20日抵達裕安重災區——固鎮鎮。受大雨影響,那里不少居民家中斷水斷電,很多樓層一樓幾乎被淹沒,平均水位約1.7米。張建文駕駛著皮劃艇,從21日上午9點開始,直到下午4點先后從居民樓中逐戶轉移被困群眾27次、167人。為了讓更多群眾脫離危險,他顧不上用午餐。
“老鄉們,請讓老弱病殘者先上船!”當皮劃艇靠近受困的人群時,少數青年人爭先恐后地搶著登上皮劃艇,張建文就這樣有禮貌地勸導他們。臨近中午,張建文剛剛駕駛皮劃艇把幾名受困群眾送到安置點,背后跑過來一名少女,焦急地說“叔叔,我家住在鎮上一個偏遠的胡同盡頭,我在外地上學,接到家里受災的電話馬上就趕來了,爸爸、媽媽、姑姑和妹妹都被困在家里二樓上,媽媽和妹妹都是殘疾人,請您把俺的家人救出來吧!”
“行,請穿上救生衣,上船帶路!”張建文爽快地答應道。在那狹窄的巷子里,張建文小心翼翼地駕駛著皮劃艇,躲避著水中暗藏的障礙物,安全地到達了受困者家門口。由于蓄水太深,受困者又有兩名殘疾人,無法登船。張建文固定好船只,趟著齊腰深的水在巷子盡頭找到一架梯子,扛回來后,攙扶著他們一家五口沿著梯子攀登到船上。幾經周折,終于把他們安全送到安置點。
打響同大鎮圩堤保衛戰
2020年7月下旬,合肥市廬江縣遭受嚴重洪澇災害,目及之處,一片汪洋。張建文所在的蕭縣藍天救援隊,于7月24號下午接到上級指令:“抽調精悍力量,到廬江縣打響同大鎮圩堤保衛戰?!?/p>
向往常一樣,張建文又一次打點好個人裝備,和隊友們一道,歷經十多個小時的行程,到達指定地點——廬江縣修德小學待命。他們以頑強的毅力,克服了無水、無電、蚊蟲叮咬的生活難題,忠實地執行救援任務。次日張建文以饅頭、咸菜充饑后,遵照當地指揮部“水性好,艇技高,素質過硬”的要求,被光榮地選入“搜尋小組”,他駕駛著皮劃艇,到同大鎮連合村水域搜尋兩名落水者(一名消防員陳陸,另一名是村總支副書記)。皮劃艇在僅露出電線桿尖的水面上用船槳劃行,他精力集中地注視著每一個疑點,努力搜尋落水者的蛛絲馬跡。張建文為了避免大災后出現疫情,把搜尋過程中發現的家禽及寵物犬等,一起救上艇來,帶到岸邊安全地帶放生,以免它們死后污染水質,影響居民健康。
7月26日上午,受同大鎮救援指揮部指派,張建文同兄弟救援隊員一道,頂著炎炎烈日,到巢湖大壩巡邏,消除管涌、透水等安全隱患。
救援隊員是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當天下午,張建文等人又受命前往白湖鎮執行搶險任務。
組織鏟車到高鐵站接送被困旅客
2018年8月18日下午,一場突如其來的“溫比亞”水災阻斷道路,不僅沒有打垮蕭縣人,卻讓蕭縣人的愛心和情意,傳遍全國。退伍軍人王飛龍用鏟車免費接送旅客的壯舉,深深地打動了張建文,他在微信群里動員大家一起去高鐵北站獻愛心——免費接送過往旅客,并一再強調大家有鏟車的出鏟車,沒鏟車的出人,組建了14名成員、3臺鏟車的“愛心救援車隊”接送旅客、救援泡水車輛,解決了旅客滯留的問題。
截至2018年8月21日下午6點,張建文組織的救援鏟車隊,連續救援了三天兩夜,共運送7000余名進出站旅客、救援泡水車輛17臺、為高鐵站職工運送所需生活物資等,傳遞了滿滿的社會正能量,贏得了旅客的高度贊揚,熱血青年張建文大愛無疆的壯舉,也傳遍了蕭縣城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