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8-16 宿州文明網
宿州市三里灣街道紡織路社區,總面積0.8平方公里,總人口6273人,注冊志愿者847人,注冊志愿者人數占社區常住人口比例為 13.5%。紡織路社區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大力培育孵化社區社會組織并對其開展孵化培訓、能力建設、服務督導等專業支持,并通過“微公益創投”的形式項目化開展社區志愿服務,推進社區居民自治,探索多元共治,增強黨群凝聚力,努力把紡織路社區建成“管理有序、服務完善、環境優美、文明祥和”的新型社區。
紡織路社區先后榮獲“全省社區黨建工作示范點”“安徽省衛生社區”“安徽省文明社區”“全省第四屆文明創建示范社區”“全省綜治模范單位”“全省商業示范社區”“全市黨建工作示范社區”“全市和諧示范社區”“全市平安家庭創建先進示范社區”“全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示范社區”“全市文明社區”“區先進基層黨組織”“社會管理示范社區”等榮譽。
黨建引領+社會組織,打造志愿服務“新”模式。紡織路社區以重構社區自治體系為目標,按照“黨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多元參與、項目運作”的工作思路,以滿足居民需求、促進社區和諧、推動社區發展為出發點,以培育社區組織為基礎,以社區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核心,先后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站、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園、社區社會服務工作站并積極發掘培育志愿者骨干,孵化社區社會組織。經過兩年的努力,先后孵化培育“小棉襖”志愿服務隊、紅袖章志愿服務隊、情暖夕陽志愿服務隊、博洋志愿服務隊、溫馨6.26藝術團、四海豫聲學社、黨員志愿服務隊、園丁志愿服務隊、陽光心理志愿服務隊等9個社區社會組織,核心志愿者100余人。同時,成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黨小組,由社區黨委成員擔任小組長,將黨建工作和志愿服務有機結合在一起。截至目前,開展500余次活動,累計服務群眾15000人次。
依托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,規范引導志愿服務。為保障“黨建引領,社區社會組織參與”志愿服務“新”模式可持續化運營,紡織路社區依托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,建立了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制度、社區-社會組織聯席會議制度、社會組織登記備案管理制度、財務制度等,充分夯實了以社區黨組織為引領,由社區社會組織具體運作管理,社區居民、志愿者、駐區單位等共同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平臺,規范引導社區社會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。
為了更好的開展社區特殊老人服務,社區專門孵化培育了“情暖夕陽”志愿服務分隊,除了每月對社區內的10位殘障老人開展日常訪視、生活幫扶、節日慰問、健康檢測等服務外,還積極鏈接社區“小小志愿者”資源,對接了社區的5位孤寡、獨居老人,家長共同出資購買愛心物資,每月開展一次敬老日活動。自2018年以來,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余場次,參與服務的志愿者及未成年人、家長達1000余人次。
為了更好的維護社區的環境秩序,紡織路社區先后孵化紅袖章志愿服務隊、博洋志愿服務隊等多支社區巡查類志愿服務組織,按照固定區域,每周開展一次社區巡查活動。發現問題,能解決的現場解決,不能解決的及時拍照記錄反饋給社區,由社區出面解決。自2018年以來,累計開展平安志愿巡邏活動200余場次,參與志愿者達3000人次。
紡織路社區以“黨建引領,社區社會組織參與”志愿服務“新”模式,積極探索社區、社會組織和志愿服務聯動機制,構筑以社區為平臺、社會組織為載體、志愿服務為支撐的社區志愿服務體制,合力營造管理有序、服務完善、文明祥和的社區生活共同體,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,使社區居民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