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9-02 宿州文明網
個人簡介:朱阿芳,女,1981年9月出生,蕭縣龍城鎮人。2018年3月加入蕭縣春曉志愿者協會,同年8月開始參與愛心圓夢助學活動。
事跡簡介:由單純地資助一位兒童到為全縣眾多的困難家庭無償服務,由固定地為一個小區獻愛心到組織一批人為全縣23個鄉鎮做好事,由偶爾地去敬老院義務幫忙到定期地為全縣500多所幼兒園免費培訓,在三年多的時間里,她先后資助了近60位困難兒童,服務了530多所學校(幼兒園)及敬老院,捐獻了30萬元的錢物,義務服務活動范圍遍及全縣650多個村莊……長期以來,她被稱為困難家庭的“愛心使者”——她就是蕭縣春曉志愿者協會優秀志愿者朱阿芳。
正文:
2018年3月朱阿芳加入蕭縣春曉志愿者協會后,同年開始參與愛心圓夢助學活動。在一次活動中,她認識了永堌鎮疃里村的貧困生王利(化名)。該生父親身患嚴重的心臟病,母親癱瘓在床,生活十分貧困,正面臨著失學的危險。朱阿芳得知情況后,帶頭捐款500元,并組織募捐了4000元和一車的衣服、食品和書籍,幫助王利順利完成初中學業并上了高中。隨后很長一段時間,朱阿芳每周都能收到王利的感謝信或電話。由此,她深感自己所從事的愛心事業的偉大和光榮,也由此走上了專心為人民服務的愛心航程。
2019年3月,朱阿芳開始組織團隊為民服務。在丈夫劉峰的大力支持下,她定期帶領志愿者隊伍到城區敬老院和一些困難家庭獻愛心。他們為敬老院的老人整理被子、打掃房間、洗頭、剪指甲,為他們檢查身體、喂飯吃藥……像兒女一樣地侍候他們。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,蕭縣全境封閉。身為女流之輩的朱阿芳挺身而出,自己出資組織了5人團隊,自發地為全縣23個鄉鎮700多個村莊的義務消殺。他們開著車,帶著大藥筒和口罩等消毒防毒工具,沿著301省道一路西行,每過一個村莊,就為當地村委、社區、卡點消毒,每經一個卡點就熱情送上幾箱方便面和礦泉水,每見一戶貧困家庭就主動送上一袋米面油和口罩,每經一個超市就及時貼上一套宣傳彩頁,渴了就喝些自帶的熱水,餓了就泡一包自備的方便面,困了就找一片向陽的角落歇息,就這樣在飯店和旅館關閉的情況下,他們頂風冒雪,早出晚歸,苦苦堅持了14天,行程3萬余里,花費了13.48萬元。
蕭縣進入疫情防控低風險區域后,各項工作逐漸走向正軌。朱阿芳又把心思放在如何大面積地為更多的幼兒服務上。她通過網絡聯系了一批省內外知名幼教專家,辦起了針對鄉村幼兒園園長的免費培訓班,除了教那些園長如何更好地上好基本課程外,還重點教他們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,如何針對兒童大面積的視力下降做好視力康復。特別地,她還特意為留守兒童開通視頻,讓他們與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大屏幕上相見。
朱阿芳此舉給了那些留守兒童孤兒很大的心理安穩,可對孤兒來說卻很難受。每到此時,看見那些留守兒童隔著屏幕與父母痛哭流涕時,朱阿芳便內疚地抱著一些孤兒一起流淚,是啊,有些人的父母距離再遠卻能見到,而這些孤兒呢?他們上哪里找見自己的爸媽呢!沒辦法,朱阿芳只能將更多的愛心補償給他們。
蕭縣大屯鎮的劉晴(化名)是朱阿芳多年來救濟的眾多孤兒中的一個。父親早年因車禍去世,智障的母親幾年前也走失了,只能與8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。朱阿芳幾年前找到她家時,看到滿院拾來的成堆廢品垃圾和臟亂不堪的劉晴,心都碎了!她先是買來了可口的飯菜,讓祖女倆吃飽,接著帶著她們好好洗了個澡,最后又買了兩身新棉衣給她們換上,走時還告訴劉晴:好孩子,別怕,以后你就是我的孩子,媽再也不會讓你們受苦了!
此后多年,每過一段時間,朱阿芳便會來劉晴家里看看,送上幾百塊錢和一些衣物;每到節假日時,還會接小晴到城里的家中過上幾天,陪她逛逛公園和游樂場,買些學習資料,輔導她做做作業。今年7月8日,是小晴8歲的生日,朱媽媽早早就準備了一大桌子飯菜和一個大蛋糕,穿著新衣服的小晴,戴著王冠,端坐在桌前,幸福地和全家齊唱生日歌,唱著唱著,小晴就哭了,朱阿芳也哭了,一旁的人都哭了……
2021年8月3日,朱阿芳一家為河南鄭州災區捐款捐物,價值10多萬元。
“我只是想盡自己微薄之力去幫助別人?!敝彀⒎颊f,這條公益路,她會一直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