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9-02 宿州文明網
人物簡介:朱學仁,男, 1937年6月出生,中共黨員,現住泗城鎮花園井老年公寓。
事跡簡介:朱學仁,自十年前入住泗城鎮花園井老年公寓以來,一直為老人們操勞奔波。他把院里每一位老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,給每位老人過生日,經常為五保戶、低保戶、貧困戶、傷病者、殘疾人買藥等,陪孤獨的老人聊天,照顧行動不便老人,為他們剪指甲、端茶倒水、…… 特別一提的是,他悉心照顧臥床不起的鮑老師,為他端水倒茶,清洗身體,剪指甲,真是無微不至。他用平凡而深沉的愛,十年如一日,給養老院的病殘老人們當著“全職保姆”。
正文:
泗縣泗城鎮花園井老年公寓,位于泗縣雙語中學北邊的泗縣福利中心院內。那是一個風景秀美,環境整潔,空氣清新,適合老年人修養身心的好地方,也是子女們放心老人安享晚年的溫馨避風港。因此,很多退休老人、殘疾人、低保戶、貧困戶和五保戶都選擇在這里安度余生。
十年如一日,默默奉獻著
退休干部朱學仁,十年前就入住泗城鎮花園井老年公寓。朱老的一雙子女工作都非常忙碌,兒子在外地工作,女兒在本地公立醫院上班。經過全家人的慎重考慮,把朱老送到了老年公寓。只要有空,朱老的子女及親屬總會買一些老人喜歡的食品和衣物去看望老人??墒?,自打老人住進養老院,每次女兒去看他,他都會要錢,女兒也總是盡量滿足老人的要求。但是,老人的工資卡交給女兒保管,每月三四千元,除了每月給老人交的1200元生活費外,老人沒有其他開支。
住進養老院十年來,養老院所有人都知道,女兒給的錢,朱老是怎么花的。他經常為五保戶、低保戶、貧困戶、傷病者、殘疾人買藥,買補品,買好吃的、好喝的。每次遇見困難戶的孩子,朱老總會給上幾百元。買一些美味佳肴招待其他老人,陪孤獨的老人聊天,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思想情緒,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,為他們端茶倒水,端尿倒便,已經成為朱老每天的習慣。
幾年前,退休教師鮑老師住進了養老院。鮑老師的子女均在外地,無人照顧。臥床不起的鮑老師,全靠朱老照料著。朱老不僅為鮑老師端水倒茶,還為鮑老師清洗身體,剪指甲,倒屎倒尿,時不時,朱老還買來好吃的,好喝的,陪鮑老師聚餐暢談,并經常安慰鮑老師不要自暴自棄,想開點,心情好了,疾病就跑了。在朱老的精心陪護下,鮑老師蠟黃的臉上逐漸有了血色,也逐漸有了笑容。朱老就這樣照顧著鮑老師,直到幾年后鮑老師離開了人世。
沒有豪言壯語,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在黨五十七年的老共產黨員朱學仁,卻用平凡而深沉的愛,給養老院的病殘老人們當著“全職保姆”,十年如一日,默默奉獻,無怨無悔,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,用生命抒寫一名老黨員的忠誠和擔當。
平淡的人生 不平凡的經歷
在泗城鎮花園井老年公寓,提起朱學仁老人,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。在朱老四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,他一直能夠兢兢業業,埋頭苦干,克己奉公,廉潔自律,獲得過許多榮譽,發揮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。繁瑣的工作,他不怕苦,不嫌累,審結了大量案件,化解了無數矛盾,維護了社會穩定,促進了社會發展。他勤于學習,善于思考,繁忙中,他還盡量抽出時間看書看報,不斷學習,提高業務水平和辦案能力。
退休二十多年來,每逢佳節來臨,他總會看望離退休的老干部和身患疾病的同志,并想盡辦法讓他們過一個個溫暖而快樂的節日。
以老助老 發揮余熱 不忘初心
朱學仁老人退休后,并沒有選擇過清閑安逸的日子,而是日復一日的為比他更需要幫助的老人們操勞奔波。入住養老院十年來,朱老把院里每一位老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。他記得每位老人的生日,清楚哪位老人愛吃辣、哪位老人不吃酸;他堅持幫他們剪指甲、喂藥,幫腿腳不便的老人倒便盆;當老人們不順心的時候,他就會拉著他們話家常、聊天,直到逗得老人們哈哈大笑;在老人彌留之際,他總會守在身旁,握著老人的手,讓老人安詳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。朱學仁常說:“幫助別人,就會快樂自己;多做善事,就是長壽的秘訣;心中有陽光,生活才有意義?!?/p>
以身作則 牢記使命 彰顯共產黨人的本色
老黨員朱學仁,不僅自己這樣以身作則,他還感染帶動了更多的老人加入到助老的隊伍中。讓那些孤獨寂寞的老人得到來自同齡人的關懷和寬慰,讓老人之間形成無代溝的互助,彼此獲得更貼心、更暖心的幫扶,這種“以老助老”的志愿模式已經成為泗城鎮花園井老年公寓的一大特色。
讓養老院內每天都有燦爛的陽光,讓養老院每天都成為溫馨的避風港。以老助老,讓每位老人都能繼續在晚年散發光熱,讓每位老人都能幸??鞓返叵硎芡砟晟?。朱老欣慰而自豪地說,誰讓俺是一名具有57年黨齡的老黨員呢!